- 相關推薦
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范文(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 1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走跑交替,發展動作的靈敏性。
2.在游戲中能集中注意力,反應靈活。
活動準備:
1.小塑料圈人手一個(直徑40厘米),紅綠板(做紅、綠燈用)各一塊。
2.場地上畫上大圓圈。
3、“藍精靈”音樂
活動過程:
一.我們是一群藍精靈,讓我們一起鍛煉鍛煉身體吧。
二、利用“圈”進行身體活動。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手持小塑料圈,模仿開車的動作跑進場地圍成大圓圈。
利用“圈”做身體準備運動,如:套圈、跨圈、跳圈、滾圈、拋圈等。
三.游戲“汽車旅行團”。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及玩法:今天老師要和小精靈玩一個新游戲——汽車旅行團,小精靈駕駛汽車外出旅行,我做交通警察。聽到老師說“綠燈”,你們就啟動車子向前開;聽到老師說“紅燈”,你們就停住不動。開汽車時,注意不要相互碰撞。
2、集體游戲2~3次。
3、教師出示“紅綠燈”,再次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變化要求:“小司機”分散在大圓圈內,見到“綠燈”(教師舉信號燈)就自由四散開車,聽到“慢慢開”就邊走邊開車,聽到“快快開”就邊跑邊開車,聽到“倒車請注意”就倒退走著開車,見到“紅燈”就立即停止開車。
4、合作開車。
教師根據幼兒活動的實際情況調節運動量,安排適宜的游戲次數。
5、教師簡單講評,表揚按信號要求活動的幼兒。
四.放松活動。
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后面的'幼兒用圈套在前一幼兒腰間,排成一列火車,第一位幼兒掌握方向盤開車回活動室。
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 2
一、教案背景
中班幼兒對汽車充滿好奇,且肢體協調性、團隊協作意識正處于發展關鍵期。本教案以 “汽車旅行團拉力賽” 為主題,通過模擬汽車行駛、組隊拉力等游戲,鍛煉幼兒下肢力量與反應能力,同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與合作精神。
二、教學目標
身體發展:能靈活模仿汽車行駛動作(如直線行駛、轉彎),提升下肢爆發力與身體平衡能力;
認知發展:認識不同汽車的行駛特點(如轎車直線快、越野車轉彎穩),理解 “拉力賽” 的團隊協作規則;
情感發展:體驗團隊合作的樂趣,愿意遵守游戲規則,在失敗時不氣餒,感受體育活動的快樂。
三、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彩色標志桶(紅、黃、藍各 10 個,用于搭建賽道)、“汽車方向盤” 道具(硬紙板制作,每人 1 個)、拉力繩(每組 1 條,長 2 米,兩端系軟握柄)、小貼紙(獎勵用);
場地布置:在操場用標志桶搭建 3 條 “拉力賽賽道”,每條賽道長 15 米,中途設置 2 個轉彎點,終點處放置彩色小旗;
經驗準備:幼兒提前了解常見汽車的名稱與行駛方式。
四、教學過程
(一)熱身環節:“汽車啟動操”(5 分鐘)
教師扮演 “旅行團導游”,幼兒扮演 “小汽車”,手持方向盤道具站成圓圈;
隨音樂做熱身動作:
“發動汽車”:雙手握方向盤,原地踏步,逐漸加快速度(活動下肢);
“轉動方向盤”:雙手左右轉動方向盤,身體隨之左右傾斜(活動腰部與上肢);
“踩剎車”:雙腳交替踮腳,雙手向前伸直(活動腳踝與腿部肌肉);
“鳴喇叭”:雙手做喇叭狀,發出 “嘀嘀” 聲(放松面部,調動情緒)。
(二)核心環節:“小汽車拉力賽”(15 分鐘)
1. 游戲講解與示范(3 分鐘)
教師講解規則:將幼兒分為 3 組(紅、黃、藍隊),每組 4 - 5 人,扮演 “拉力賽車隊”;每組隊員雙手握住拉力繩兩端,模擬 “汽車拉拽貨物”,沿賽道直線行駛,遇到轉彎點時集體轉彎,最先沖過終點小旗的隊伍獲勝;
教師與 1 組幼兒示范:強調 “一起用力、步伐一致”,避免拉力繩歪斜或隊員摔倒。
2. 分組游戲(10 分鐘)
第一輪:各組依次進行比賽,教師在旁指導,提醒幼兒 “腳步要穩、不推擠同伴”;對動作不協調的小組,教師可蹲下協助調整拉力繩握法,引導隊員喊口號(如 “一二一,向前沖”)保持節奏;
第二輪:增加難度,在賽道中途設置 “減速帶”(用彩色膠帶貼地面),要求幼兒通過時放慢速度,避免 “汽車顛簸”;
教師觀察幼兒表現,重點關注幼兒是否能協作前進、是否遵守轉彎規則,及時鼓勵膽小或動作慢的幼兒。
3. 游戲小結(2 分鐘)
為獲勝隊伍頒發小貼紙,同時表揚所有幼兒:“雖然有的隊伍沒拿到第一,但大家都和同伴一起努力,這就是最棒的.!”
引導幼兒分享感受:“剛才和小伙伴一起拉繩子時,你覺得最開心的是什么?”(如 “大家一起喊口號很有力量”“轉彎時慢慢走就不會摔倒”)。
(三)放松環節:“汽車回車庫”(5 分鐘)
教師:“拉力賽結束啦,小汽車要慢慢開回車庫休息啦!” 引導幼兒手持方向盤,隨舒緩音樂緩慢行走;
做放松動作:
“汽車降溫”:雙手輕輕拍打腿部、手臂(放松肌肉);
“關閉發動機”:原地蹲下,雙手抱膝,深呼吸 3 次(放松身心);
教師總結:“今天大家都像勇敢的小汽車,不僅學會了協作前進,還遵守了比賽規則,下次旅行團還要一起出發哦!”
五、教學延伸
在班級美工區投放紙盒、瓶蓋等材料,讓幼兒制作 “拉力賽車” 模型;
戶外活動時增設 “汽車障礙賽”,在賽道中加入跨欄、鉆圈等元素,進一步提升幼兒肢體協調性。
六、注意事項
拉力繩握柄需包裹軟布,避免磨傷幼兒手掌;
比賽時控制每組人數,避免幼兒擁擠碰撞;
關注幼兒體力,若有幼兒出汗過多,及時提醒擦汗并休息。
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 3
一、教案背景
中班幼兒喜歡角色扮演,且對 “幫助他人” 的場景充滿興趣。本教案以 “汽車旅行團遇到故障,需要救援隊幫忙” 為情境,通過模擬救援動作(如搬運、跨越障礙),鍛煉幼兒上肢力量與肢體協調性,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與應急反應能力。
二、教學目標
身體發展:能完成跨越、鉆爬、搬運等動作,提升上肢力量與身體控制能力;
認知發展:了解 “救援隊” 的基本工作內容,知道遇到困難時要互相幫助;
情感發展:愿意主動參與救援任務,體驗幫助他人的成就感,增強團隊凝聚力。
三、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故障汽車” 模型(用大紙箱制作,每個重 1 - 2 斤)、障礙架(高 30 厘米,共 6 個)、鉆爬隧道(2 個,長 2 米)、“救援標志”(紅色三角旗,每組 1 面)、急救包道具(空盒子貼 “急救” 標簽);
場地布置:在操場劃分 “救援區域”,設置 3 條救援路線:起點→跨越障礙架→鉆爬隧道→終點(放置故障汽車模型);
情境準備:教師提前錄制 “求救錄音”(如 “喂喂,旅行團的'汽車壞在半路啦,需要救援隊幫忙!”)。
四、教學過程
(一)熱身環節:“救援隊員訓練”(5 分鐘)
教師播放求救錄音,引導幼兒情緒:“旅行團的汽車遇到故障了,我們要變成救援隊員去幫忙,先一起訓練吧!”
隨音樂做熱身操:
“伸展救援臂”:雙手向上伸展,左右擺動(活動上肢與肩部);
“跨越訓練”:雙腳交替跨越地面的小標志桶(活動下肢與膝蓋);
“鉆爬準備”:蹲下身體,雙手撐地,模擬鉆爬動作(活動腰部與手腕);
“緊急集合”:快速跑到教師身邊,排成小隊(提升反應能力)。
(二)核心環節:“汽車救援隊任務”(15 分鐘)
1. 任務講解與示范(3 分鐘)
教師講解任務:將幼兒分為 3 組 “救援隊”,每組 4 人;隊員從起點出發,依次跨越障礙架、鉆爬隧道,到達終點后兩人合作抬起 “故障汽車”,沿原路返回起點,將汽車交給下一名隊員,最快完成所有救援任務的隊伍獲勝;
教師示范動作:跨越障礙時 “雙腳分開,輕輕跳過”,鉆爬隧道時 “低頭、彎腰,手腳協調向前爬”,搬運汽車時 “雙手扶著汽車兩側,一起用力抬”。
2. 分組執行任務(10 分鐘)
第一輪:各組開始救援任務,教師在各環節指導:跨越障礙時提醒幼兒 “慢慢跳,別摔倒”;鉆爬隧道時幫助動作慢的幼兒調整姿勢;搬運汽車時強調 “兩人要同步走”;
第二輪:增加任務難度,要求隊員在返回時攜帶 “急救包”,進一步鍛煉手部抓握能力;
教師鼓勵幼兒:“加油!故障汽車里的小伙伴還在等我們呢,再快一點!”
3. 任務總結(2 分鐘)
為完成任務的隊伍頒發 “優秀救援隊” 標志,引導幼兒分享:“剛才救援時,你覺得最難的是什么?是怎么解決的?”(如 “鉆隧道時有點黑,和小伙伴一起爬就不怕了”“抬汽車時有點重,我們喊口號一起用力”);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雖然會累,但看到故障汽車被修好,是不是很開心?這就是幫助他人的快樂!”
(三)放松環節:“救援隊員休息”(5 分鐘)
教師:“救援任務完成啦,大家都累了,一起放松一下吧!” 引導幼兒坐在地上,隨舒緩音樂做放松動作;
放松動作:
“按摩救援臂”:雙手互相揉搓手臂,從肩膀到手腕(放松上肢肌肉);
“拉伸腿部”:雙腿伸直,身體向前彎腰,手摸腳尖(拉伸腿部肌肉);
“深呼吸放松”:雙手放在肚子上,慢慢吸氣、呼氣(平復情緒);
集體分享:“今天當救援隊,你最驕傲的事情是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五、教學延伸
在班級角色扮演區設置 “汽車救援站”,讓幼兒繼續模擬救援場景;
開展 “安全小課堂”,教幼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如遇到困難時向成人求助)。
六、注意事項
障礙架高度需適合中班幼兒,避免過高導致摔倒;
鉆爬隧道內可鋪設軟墊,防止幼兒磕碰;
“故障汽車” 模型重量適中,避免幼兒搬運時受傷。
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 4
一、教案背景
中班幼兒對 “尋寶” 游戲興趣濃厚,且具備初步的方位認知能力。本教案以 “汽車旅行團在途中發現寶藏,需要尋找” 為情境,通過定向尋寶、合作搬運寶藏等環節,鍛煉幼兒的觀察力與肢體力量,同時提升幼兒的方位辨別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二、教學目標
身體發展:能根據標志尋找目標,完成走、跑、搬運等動作,提升身體靈活性與耐力;
認知發展:認識 “上下、前后、左右” 等方位詞,能根據簡單指令找到寶藏位置;
情感發展:喜歡參與尋寶游戲,愿意與同伴分享發現,感受團隊合作的樂趣。
三、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寶藏” 道具(彩色積木塊,共 30 塊)、“藏寶地圖”(簡化版,標注操場主要區域)、“汽車尋寶袋”(每人 1 個,布制小袋子)、方位標志(“上面”“下面”“后面” 等文字卡片配圖片);
場地布置:在操場不同區域(如滑梯下面、大樹后面、玩具架上面)隱藏寶藏,每個區域放置 1 個方位標志;
分組準備:將幼兒分為 4 組,每組 3 - 4 人,每組發放 1 張藏寶地圖。
四、教學過程
(一)熱身環節:“尋寶小司機”(5 分鐘)
教師扮演 “旅行團團長”,幼兒扮演 “尋寶小司機”,手持尋寶袋站成圓圈;
隨音樂做熱身操:
“開車出發”:雙手握方向盤,原地跑,逐漸加快速度(活動下肢);
“查看地圖”:雙手打開 “地圖”(模擬動作),左右轉動身體(活動腰部);
“調整后視鏡”:雙手做調整鏡子狀,頭部左右轉動(活動頸部);
“緊急停車”:突然蹲下,雙手抱膝(提升反應能力)。
(二)核心環節:“汽車尋寶大冒險”(15 分鐘)
1. 尋寶規則講解(3 分鐘)
教師出示藏寶地圖與方位標志:“旅行團發現了寶藏,但需要大家根據地圖和標志去找!比如看到‘滑梯下面’的標志,就去滑梯下面找寶藏,找到后放進尋寶袋,每組收集 5 塊寶藏就算完成任務;”
教師示范:帶領 1 組幼兒到 “大樹后面” 找到第一塊寶藏,強調 “先看標志,再找位置”。
2. 分組尋寶(10 分鐘)
第一輪:各組根據地圖與方位標志開始尋寶,教師在各區域指導:遇到找不到寶藏的小組,提示 “再看看標志上寫的是哪里呀?”“是不是在滑梯的下面呢?”;對找到寶藏的幼兒,鼓勵 “你真棒!再找找還有沒有?”;
第二輪:增加難度,要求幼兒找到寶藏后,與同伴合作將 “大寶藏”(用繩子捆住的 3 塊積木)搬運回起點,鍛煉團隊協作能力;
教師觀察幼兒是否能理解方位詞,及時糾正錯誤認知(如將 “上面” 說成 “下面”)。
3. 尋寶總結(2 分鐘)
各組展示收集的寶藏,統計數量,為完成任務的'小組鼓掌;
引導幼兒分享:“你是在哪個位置找到寶藏的?用了什么方法?”(如 “我在玩具架上面找到的,是看著地圖去的”“我和小明一起搬的大寶藏,一點都不重”);
教師小結:“原來只要看懂方位標志,就能找到寶藏,和小伙伴一起合作,還能完成更難的任務!”
(三)放松環節:“寶藏分享會”(5 分鐘)
教師:“尋寶結束啦,大家坐下來休息,一起看看我們的寶藏吧!” 引導幼兒圍成圓圈坐下;
放松動作:
“打開寶藏袋”:雙手慢慢打開袋子,手臂向外伸展(放松上肢);
“整理寶藏”:雙手輕輕擺放積木,身體左右搖晃(放松腰部);
“分享快樂”:與旁邊的幼兒互相擊掌,微笑打招呼(放松情緒);
集體活動:將所有寶藏放在一起,幼兒輪流挑選 1 塊,送給自己的小伙伴,培養分享意識。
五、教學延伸
在班級數學區投放方位卡片與小玩具,讓幼兒繼續練習 “根據方位找物品”;
開展 “家庭尋寶” 活動,鼓勵家長帶幼兒在家中根據方位詞尋找物品,鞏固方位認知。
六、注意事項
藏寶位置需安全,避免在高處或危險區域隱藏寶藏;
控制寶藏數量,確保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找到,避免爭搶;
活動時間根據幼兒體力調整,若有幼兒疲勞,及時安排休息。
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 5
一、教案背景
中班幼兒對交通規則有初步認知,但缺乏實際運用經驗。本教案以 “汽車旅行團需要遵守交通規則才能安全到達目的地” 為情境,通過模擬交通場景(如過馬路、過紅綠燈),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與肢體協調性,培養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
二、教學目標
身體發展:能根據交通信號做出停止、前進等動作,提升反應速度與身體控制能力;
認知發展:認識紅綠燈、斑馬線等交通標志,知道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 的規則;
情感發展:愿意扮演 “交通小衛士”,主動遵守交通規則,增強安全意識。
三、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紅綠燈道具(可手動切換顏色)、斑馬線模型(用白色膠帶貼地面,長 5 米)、“交通標志” 卡片(禁止通行、注意行人等)、“汽車小衛士” 徽章(每人 1 個);
場地布置:在操場劃分 “交通區域”,設置 “馬路”(用彩色膠帶圍出)、斑馬線、紅綠燈站立點;
角色準備:教師扮演 “交通警察”,幼兒扮演 “汽車小衛士”,每人手持簡易方向盤。
四、教學過程
(一)熱身環節:“交通小衛士訓練”(5 分鐘)
教師:“汽車旅行團要出發啦,但路上有很多交通規則要遵守,我們先當小衛士訓練一下吧!”
隨音樂做熱身操:
“啟動汽車”:雙手握方向盤,原地踏步,逐漸加快(活動下肢);
“觀察路況”:頭部左右轉動,雙手做 “看后視鏡” 動作(活動頸部);
“過減速帶”:雙腳交替踮腳,身體輕輕上下晃動(活動腳踝);
“緊急剎車”:雙手向前伸直,身體快速蹲下(提升反應能力)。
(二)核心環節:“汽車安全旅行”(15 分鐘)
1. 交通規則學習(3 分鐘)
教師出示紅綠燈與斑馬線:“這是紅綠燈,紅燈亮的時候要停下來,綠燈亮的時候才能走;這是斑馬線,汽車要從斑馬線上過馬路才安全;”
教師示范:手持紅綠燈,切換顏色,引導幼兒做動作:紅燈時 “雙手舉高,停止不動”,綠燈時 “雙手握方向盤,慢慢前進”,黃燈時 “雙手叉腰,原地等待”。
2. 模擬交通場景(10 分鐘)
場景一:“過馬路”:幼兒手持方向盤扮演 “小汽車”,在 “馬路” 一側排隊。教師切換紅綠燈,紅燈時,幼兒需停在斑馬線后不動;綠燈時,沿斑馬線緩慢 “行駛” 到馬路另一側。教師在旁觀察,對搶行的幼兒輕聲提醒:“紅燈亮啦,小汽車要停下來,不然會有危險哦!”;對遵守規則的.幼兒,及時表揚:“你真是遵守規則的小衛士!”
場景二:“識別交通標志”:在 “馬路” 旁放置 “禁止通行”“注意行人” 等標志卡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紅色圓圈加橫線的標志是什么意思呀?”(禁止通行),當遇到 “禁止通行” 標志時,幼兒需停止前進;遇到 “注意行人” 標志時,需放慢速度,模擬 “避讓行人” 的動作(如輕輕側身)。
場景三:“組隊安全行”:將幼兒分為 4 組,每組 5 人,模擬 “車隊行駛”。要求每組幼兒保持前后距離(約 1 米),跟隨組長根據紅綠燈信號前進,避免 “車隊” 散亂或碰撞。教師在旁指導,提醒組長:“要看看后面的小伙伴有沒有跟上哦!”
3. 場景總結(2 分鐘)
為每位幼兒佩戴 “汽車小衛士” 徽章,肯定幼兒表現:“今天大家都學會了遵守交通規則,真是合格的小衛士!”
引導幼兒分享:“剛才過馬路時,你是怎么判斷什么時候可以走的?”(如 “看到綠燈亮了就走”“走斑馬線才安全”),強化交通規則認知。
(三)放松環節:“小衛士收隊”(5 分鐘)
教師:“交通小衛士工作一天啦,我們一起放松休息吧!” 引導幼兒圍成圓圈,隨舒緩音樂做放松動作;
放松動作:
“放松方向盤”:雙手輕輕轉動,慢慢放下,前后甩動手臂(放松上肢);
“伸展車身”: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身體緩慢向左右傾斜(拉伸腰部與腿部);
“深呼吸收隊”:雙手放在胸口,慢慢吸氣再呼氣,重復 3 次(平復情緒);
教師總結:“以后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家里,過馬路都要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己的安全哦!”
五、教學延伸
在班級益智區投放交通標志卡片與 “小汽車” 玩具,讓幼兒模擬 “交通場景”,鞏固規則認知;
邀請交警叔叔進課堂,為幼兒講解真實的交通規則,展示交警手勢,提升幼兒安全意識。
六、注意事項
“馬路” 寬度需適中(約 2 米),避免幼兒行駛時碰撞;
紅綠燈切換速度要慢(紅燈、綠燈各保持 30 秒),給幼兒反應時間;
關注膽小的幼兒,可牽手引導其完成 “過馬路” 環節,避免產生緊張情緒。
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 6
一、教案背景
中班幼兒喜歡熱鬧的集體活動,且在前期 “汽車旅行” 主題活動中,已掌握行駛、協作、安全等基礎技能。本教案以 “汽車旅行團到達目的地,舉辦嘉年華” 為情境,融合多種體育動作(跳、鉆、平衡、投擲),通過趣味游戲串聯,綜合提升幼兒肢體協調性,讓幼兒在歡樂氛圍中感受體育活動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身體發展:能連貫完成跳、鉆、平衡、投擲等動作,提升身體綜合運動能力與耐力;
認知發展:復習 “汽車旅行” 主題中的核心知識(如交通規則、團隊協作),知道不同游戲的玩法規則;
情感發展:積極參與嘉年華活動,愿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增強自信心。
三、教學準備
材料準備:“汽車輪胎” 道具(充氣輪胎,共 8 個)、“彩色圓環”(塑料材質,直徑 30 厘米,共 20 個)、“旅行禮物”(毛絨玩具,共 15 個)、“嘉年華獎牌”(卡紙制作,每人 1 個)、背景音樂(歡快的兒童歌曲);
場地布置:在操場劃分 4 個 “嘉年華游戲區”,分別設置不同游戲:
①“輪胎障礙賽”:將輪胎間隔 50 厘米擺放,共 5 個輪胎;
②“圓環投擲”:在距離投擲線 2 米處放置 “汽車模型”,作為投擲目標;
③“隧道鉆爬樂”:放置 2 個鉆爬隧道(長 2.5 米);
④“平衡小橋”:用彩色膠帶貼出 “小橋”(長 3 米,寬 30 厘米);
情境準備:在操場終點處設置 “嘉年華舞臺”,懸掛 “汽車旅行嘉年華” 橫幅,營造熱鬧氛圍。
四、教學過程
(一)熱身環節:“嘉年華開場舞”(5 分鐘)
教師扮演 “嘉年華主持人”,幼兒扮演 “旅行團小游客”,手持 “小汽車” 道具(硬紙板制作)站成圓圈;
隨歡快音樂做熱身操:
“汽車舞”:雙手握 “汽車”,左右擺動身體,雙腳交替踏步(活動下肢與腰部);
“跳躍歡呼”:雙腳向上輕輕跳躍,雙手舉起 “汽車” 歡呼(活動腿部肌肉);
“鉆爬準備”:蹲下身體,雙手撐地,前后移動(活動手腕與腰部);
“平衡訓練”:雙腳沿直線行走,雙手打開保持平衡(活動平衡能力)。
(二)核心環節:“嘉年華游戲闖關”(15 分鐘)
1. 游戲講解與分組(3 分鐘)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將幼兒分為 4 組,每組 4 - 5 人,依次到 4 個游戲區闖關;每個游戲區完成后,可獲得 1 個 “旅行貼紙”,集齊 4 個貼紙,即可到 “舞臺” 領取嘉年華獎牌;
教師示范各游戲玩法:
①“輪胎障礙賽”:雙腳跳進輪胎,再跳出,依次通過所有輪胎,避免摔倒;
②“圓環投擲”:站在投擲線后,將彩色圓環投向 “汽車模型”,投中 1 個即可過關;
③“隧道鉆爬樂”:低頭彎腰鉆過隧道,不觸碰隧道邊緣;
④“平衡小橋”:沿 “小橋” 直線行走,雙手打開保持平衡,不掉落 “橋” 外。
2. 分組闖關(10 分鐘)
各組在教師帶領下依次闖關,教師在各游戲區指導:
“輪胎障礙賽”:對動作慢的'幼兒,鼓勵 “慢慢跳,看準輪胎再進去”;
“圓環投擲”:對投不中的幼兒,調整其投擲姿勢(如手臂向前伸直、輕輕發力);
“隧道鉆爬樂”:幫助害怕黑暗的幼兒,可在隧道另一端呼喚 “加油,馬上就出來啦!”;
“平衡小橋”:對容易掉落的幼兒,用手輕扶其肩膀,引導 “眼睛看前方,慢慢走”;
鼓勵幼兒互相幫助:“如果小伙伴不敢鉆隧道,你可以在旁邊鼓勵他哦!”,培養團隊互助意識。
3. 闖關總結(2 分鐘)
幼兒集齊貼紙后,到 “舞臺” 領取獎牌,教師為每位幼兒佩戴,歡呼:“恭喜大家完成所有闖關,都是嘉年華小冠軍!”;
引導幼兒分享:“今天嘉年華游戲里,你最喜歡哪個?遇到困難時是怎么解決的?”(如 “我喜歡投擲游戲,練了兩次就投中了”“我不敢鉆隧道,小明拉著我的手一起爬就不怕了”)。
(三)放松環節:“嘉年華狂歡后”(5 分鐘)
教師:“嘉年華要結束啦,我們一起慢慢放松,慶祝今天的勝利吧!” 引導幼兒坐在 “舞臺” 旁,隨舒緩音樂做放松動作;
放松動作:
“放松肌肉”:雙手輕輕拍打腿部、手臂,從大腿到小腿,從肩膀到手腕(放松運動后的肌肉);
“拉伸身體”:雙腳分開,身體緩慢向前彎腰,手觸碰地面(拉伸背部與腿部);
“集體深呼吸”:全體幼兒躺下,雙手放在肚子上,隨教師口令 “吸氣、呼氣”,重復 5 次(平復劇烈運動后的呼吸);
集體合影:教師組織幼兒站在 “嘉年華橫幅” 下合影,記錄快樂瞬間,結束活動。
五、教學延伸
在班級建構區投放積木、輪胎模型等材料,讓幼兒搭建 “嘉年華游戲區”,回憶游戲場景;
開展 “旅行故事分享會”,鼓勵幼兒用繪畫或語言,講述 “汽車旅行嘉年華” 的經歷,提升表達能力。
六、注意事項
充氣輪胎需固定在地面,避免滾動導致幼兒摔倒;
投擲區需與其他區域保持距離(約 3 米),防止圓環砸到其他幼兒;
控制每個游戲區的幼兒數量(每次 1 - 2 人),避免擁擠;
準備擦汗毛巾與溫水,活動后及時為幼兒擦汗、補水,防止著涼。
【汽車旅行團的中班體育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旅行團》音樂教案10-07
中班體育教案:靈活的汽車教案及教學反思03-17
中班優秀體育游戲教案《靈活的汽車》07-29
中班體育游戲靈活的汽車教案(精選6篇)11-12
中班上學期音樂教案《音樂旅行團》05-18
體育教案中班11-28
中班體育教案10-18
中班體育教案09-24
中班體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