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年級新生注冊資訊
資訊是指用戶因為及時地獲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夠在相對短的時間內給自己帶來價值的信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南寧一年級新生注冊資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南寧一年級新生注冊資訊 1
新生注冊資訊
8月24日,南寧市不少小學開始接受一年級新生注冊,只需交30多元的書本費和作業本費讓不少新生家長頗感“不習慣”。
不少小學張貼出來的各年級收費表顯示:一年級書本費28.85元、作業本費5元,合計33.85元;二年級書本費、作業本費共計36.15元;三年級書本費、作業本費共計52.75元;四年級書本費、作業本費共計52.75元;五年級書本費、作業本費共計53.9元。一年級新生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彤彤在幼兒園階段每學期的費用均超過5000元,如今上小學只需交33.85元,讓她很意外。
據了解,南寧市某小學注冊當天還發現有些家長往學校賬戶交了338.5元的費用,而這位家長稱他不大相信學校只收30多元錢,“保險起見”就存了十倍的錢進學校賬戶。
楊女士的兒子去年在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讀一年級。“去年的費用也是30多元錢,也有一些家長起初不大相信。”楊女士稱,家長們大多被昂貴的幼兒園收費培養出了習慣性心理,一時對“免費義務教育”感到陌生。
南寧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員稱,南寧市執行這樣的收費制度已經有多個年頭,現行收費標準是物價部門核準的。
廣西壯族自治區最近出臺新規,要求各級政府部門保證“城市新移民”子女——“漂二代”平等入學。
據報道,“城市新移民”為自己家鄉以外的城市付出了辛勞,他們的孩子受教育的情況也牽動著政府的心。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出臺《關于做好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規定各級教育部門要通過擴大公辦教育資源、向民辦學校購買學位的方式,來保障這些孩子享有與常住戶口居民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報讀公辦學校“擠破頭”
6月底和7月初是廣西南寧市中小學報名的日子,從廣西玉林來南寧務工的鄧先生為自己終于能夠從中“解脫”而慶幸。鄧先生來南寧從事裝修行業十多年,孩子也從小學讀到了高中,頭幾年不是缺這個證、那個證而報不上名,就是報了材料,公辦學校卻擠不出名額。因為這些原因,鄧的兩個女兒不得不在西鄉塘區一所私立學校讀完小學,學校的“圖書館”只占了小屋的一角,沒電腦、沒活動場地,科任老師一個學期換兩三個。女兒小學畢業前,鄧先生拼命辦齊了6證,送孩子到轄區的南寧市15中就讀。“公辦學校教學質量就是不一樣”,鄧先生感慨,今年,小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示范性高中33中,在他看來,這與初中階段公辦學校打的底子關系密切。
“讀公辦學校便宜,教學質量好,設備又先進,哪個不想送小孩讀公辦?”從外地來南寧多年的王先生夫婦都是西鄉塘一所民辦學校的老師,作為教育業內人士,他們從未動過“自己教育女兒”的念頭,毫不猶豫地把女兒送到了轄區的公辦中學讀書。
正因為公辦學校的熱門,每年6月底,外來務工人員為送孩子讀公辦學校而擠破頭的狀況,都成為中小學報名中特殊的一景。6月30日,在民主路一所小學,出現過家長接力熬夜報名的情況。同日,江南區南鄉小學(公辦)只有60~70個外來務工子女的名額,卻來了260多名家長報名。
民辦學校消化半數“漂二代”
“如果沒有我們民辦學校,光靠公辦學校,這么多孩子去哪里讀書?”南寧市的民辦學校——扶壯學校校長張龍安告訴記者,民辦學校的存在,為城市教育分擔了很大一部分壓力。該校在外來人口聚居區萬秀村附近,轄區的公辦小學能容納的學生不過1000多名,小學階段在扶壯學校就讀的學生有2200多名,其中98%是“城市漂二代”。
近年來,南寧外來務工人員迅速增加,也形成了城市教育資源的緊張狀況。南寧市教育局公布的一項資料顯示,2010年,全市公辦中小學吸納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超過5.2萬人,其中小學超過3.9萬人,初中約為1.3萬人,相當新增41所普通規模的小學和12所普通規模的初中,才容納下這些孩子。這個數字并不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全部。共青團南寧市委、南寧市教育局等部門聯合調查發現,僅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進入南寧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有近11萬人。兩組數據對比可發現,民辦學校消化了大約一半的“漂二代”。
強調學生“待遇平等”
近年來,教育部和廣西教育廳先后出臺政策,努力解決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問題。2003年,我區要求對外來務工人員就讀轄區學校免除借讀費,之后,對符合條件的這部分學生,如果公辦學校名額有限而按教育部門的安排到轄區民辦學校就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樣免除學雜費。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出臺的《指導意見》,在提到“發展公辦”的同時,還將“購買民辦學位”等內容列入其中。要求各地教育部門要將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要依據城市人口變動、城鎮化進程和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流入的數量、分布和變化趨勢等因素,合理調整中小學校布局,為流動人口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積極創造就學條件;要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校接收為主”的原則,通過擴大公辦教育資源、購買民辦學位等渠道,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保障流動人口隨遷子女享有與常住戶口居民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平等”的含義不僅只針對入學門檻,《指導意見》規定,對于符合規定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在禁止收取借讀費、入隊入團、評比先進、課外活動、困難家庭資助等方面,與本地孩子享有同等的待遇。
民辦學校關注“經費落實”
作為民辦學校的負責人,南寧扶壯學校校長張龍安最看重《指導意見》中與經費相關的內容。《指導意見》提到,“各地要將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經費列入輸入地教育經費支出,并按當地財政預算內義務教育經費標準,及時足額向接收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的公辦學校和購買服務的民辦學校撥付辦學經費。中央撥付的專項獎勵資金要用于流動人口隨遷子女較多的地區和學校。”
張龍安告訴記者,民辦學校是接受外來務工子女的重要園地,在很多民辦學校七成乃至九成以上的學生都是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和公辦學校不同,民辦學校場地租用、教學設備購置、教學樓建設、教師工資……每一分錢都出自投資者和學生家長的腰包。該校辦學十多年,前后投入經費1600多萬元,單是每月老師的工資支出就達30多萬元,政府部門的投入“非常少見”。沉重的經濟壓力讓不少民辦學校難以維持,一些以賺錢為目的的學校收了學費,隨便請幾個老師就開課,教學質量難以保證,敗壞了民辦學校的名聲。如果“購買服務”的政策真能夠落實,這將是對民辦學校發展的強大助推器,在這些學校就讀的孩子,將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記者了解到,在一些經濟、教育較發達的地區,例如上海、成都等,“政府向民辦教育購買學位”的方式已經擴展到學前教育和中職教育階段。
廣西本科第三批(獨立學院)征集志愿工作將于7月30日17時至7月31日10時進行,參加此次征集志愿的所有院校及專業的詳細情況、匯總的計劃缺額信息屆時將在廣西招生考試院網站上公布。本批次征集志愿不受文化成績限制,所有未被錄取的文史類、理工類考生均可填報。
本次征集志愿同樣實行平行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模式,共設4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校內專業的調劑”選項,征集志愿的排序、投檔規則不變。
據了解,從本批次第一次投檔情況看,大部分院校生源情況好,出檔分數普遍較高。這使得不少成績在三本錄取最低控制分數上、已獲出檔的考生,最終因分數排位較低、專業志愿無法匹配、未填報服從調劑而被退檔,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對此,自治區招生考試院提醒考生,如果總分不占優勢,應慎重對待是否服從專業志愿調劑的選項。
征集志愿后,自治區招生考試院將根據模擬投檔的結果,對線上生源仍不足的高校,經學校申請,可在本次征集志愿中適當降分投檔,降分幅度將根據學校意愿、考生志愿和缺額數量等情況確定。但需注意,此前未被投檔,或在投檔時被退檔的考生,其原來所填報的相應批次的所有志愿均已作廢,需要重新填報。
南寧一年級新生注冊資訊 2
每年5-7月是南寧小學一年級新生注冊的重要時段,家長需提前掌握政策要點,確保孩子順利入學。
從注冊時間來看,本地戶籍新生一般6月中下旬報名,1-2周內完成材料審核,7月上旬公布錄取結果,8月底進行新生報到與學前適應活動。隨遷子女采用“線上預報名+現場審核”模式,5月下旬開啟線上填報,6月中旬線下核驗材料,7月中旬公布統籌安排結果,具體時間需以當年南寧市教育局官網通知為準。
注冊條件方面,孩子需在當年8月31日前(含當日)年滿6周歲且未注冊小學學籍,身體原因需延遲入學的,要提前向戶籍地教育局提交《延遲入學申請書》及醫院證明。戶籍與居住要求上,本地戶籍兒童需戶籍、實際居住地址、房產證明地址“三統一”,按“就近入學”分配;隨遷子女父母至少一方需有南寧市有效期內《廣西壯族自治區居住證》,且在南寧連續繳納社保滿6-12個月(具體時長依城區政策定),同時提供實際居住證明。
材料準備上,本地戶籍兒童需準備家庭戶口簿原件及戶主頁、父母頁、兒童頁復印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名下房產證明,兒童出生醫學證明,以及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查驗蓋章的《兒童預防接種證》;若房產為祖輩所有,還需額外提供父母無房證明。隨遷子女則需準備父母及兒童戶口簿,父母一方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居住證》,父母一方近6-12個月南寧社保繳費證明,實際居住證明(租房者需房東房產證、租房合同及社區備案證明,自有房產者提供房產證),還有兒童出生醫學證明與《兒童預防接種證》。
注冊流程分為四步:一是線上信息填報,登錄“南寧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管理平臺”填寫信息并上傳材料照片;二是線下材料審核,按通知到對應地點提交原件及復印件核對;三是查詢錄取結果,在規定時間登錄平臺或到學校查詢,錄取后領取《入學通知書》;四是新生報到,8月底攜帶相關材料到校,完成分班、校服購買等手續。
家長還需注意,填報信息要真實準確,虛假信息會取消報名資格;及時關注南寧市教育局官網等官方渠道獲取信息;提前辦理居住證、打印社保繳費證明等材料,有疑問可撥打南寧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咨詢電話或各城區教育局電話。